法轮功痴迷人员的道德认知矫治
法轮功自出现以来,一直以“真善忍”、“做好人”等道德的幌子蒙蔽世人,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也由于只看到表面,未及深刻认识其本质就误入歧途,陷入泥沼,最终难以摆脱精神控制的枷锁。很多习练者在此过程中不仅没有像期望的那样提高道德水平,反而由于受到扭曲的道德逻辑诱导,丧失家庭社会责任感,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对立面。
一、道德认知矫治的理论依据 法轮功习练者由于受到李洪志及法轮功说法的影响,对他人善意的帮助和挽救会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敌对情绪,志愿者的帮助说服很难起到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到扭曲的逻辑、价值观的熏陶,一些法轮功痴迷人员在理解能力上也存在很大问题,关注的问题也与一般人群不同,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实现正常交流。因此,找准一个切入点,既能引起法轮功痴迷人员的兴趣,化解抵触情绪,又能够循序渐进的帮助他们扭转思维,改变认识,最终以点带面,使其脱离对邪教的痴迷,摆脱精神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道德问题既是法轮功组织迷惑众人的幌子,也是其歪理邪说中的重要一部分,很多法轮功习练者也乐于与别人进行谈论,作为其为法轮功辩护,为自己开脱的借口。此外,由于道德问题看似比较具有中立性,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许多问题,如法律、家庭、社会等相互交织,容易扩大范围,引发对其他方面诸多问题的思考。 从理论上来说,一般认为道德可以分为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也提出了解释道德行为的四个环节,即解释情境、做出判断、道德抉择、实施行动。由此可见个人道德的基本落脚点是道德认知和情感,最终体现在行为表现上。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情感的必要条件,没有认知,就不可能有道德情感,若没有较高的逻辑思考和判断能力,就不可能清醒的认识到道德问题的存在,敏锐的感知他人的处境、利益与需要。因此依据规律,利用科学方法,从道德认知角度切入,有针对性地对法轮功习练者进行帮助,才能使他们不断提升道德水平,转变扭曲的思维方式,最终摆脱邪教控制。
二、法轮功痴迷人员的道德现实状况 ——正常逻辑思考能力缺乏,难以正确进行是非善恶判别。 很多法轮功痴迷人员由于被李洪志经文迷惑洗脑,头脑中已经不存在其他观念,导致欠缺基本的道德常识,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缺少评估,理解能力低。同时大多数法轮功痴迷人员逻辑思考能力较差,思维容易走偏,对道德的理解绝大部分靠自己的感觉,不能上升到理性认知层面。 ——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感方面过分关注自我。 大多数法轮功痴迷人员由于受到法轮功习练方式及学说的影响,认为自己与一般人不同,因此相对都比较封闭,难以用开放的态度面对社会,过分关注自身生活,对国家新闻和时事政策漠不关心。他们的道德判断标准完全以是否符合个人利益为取向,主观认为对自己有益的就是对的,就是善的,全然不顾他人或集体利益。更为可怕的是,在长期的这种封闭定势中,她们只从关心自身的利益,忽视他人的利益逐步发展到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侵犯他人的利益却不自知的状态。按照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的说法,即他们极度缺乏一种道德上的“敏感性”,“对周围环境以及他人的目的和兴趣,如果缺乏快速得几乎出自本能的敏感性,判断的理智方面就不会有适当的运用材料”。 ——缺乏依靠自身努力满足需求的意志力,道德行为方面欠缺。 很多法轮功痴迷人员是由于健康状况存在问题,受到“祛病健身”说法的诱惑走入法轮功的,客观来看他们较为关注生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同时,当他们走入法轮功后,受到虚幻憧憬的影响,曾经具备的生活能力、意志力也消失不见,多数不再工作,也不再照顾家庭,失业、赋闲在家,或是与一些所谓的功友整日游荡,不愿付出辛苦和努力满足自身需求,而是寻求各种投机取巧的方法,违反道德行为规范。
三、从道德认知入手开展的教育步骤流程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从认知切入对法轮功痴迷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要首先加强对他们基本逻辑思考水平的训练,提高其理解能力、接收能力;进而灌输一些道德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私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及职业道德等等;进一步通过道德方面的模拟游戏,加强其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能力;在前几步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加强对道德敏感性的培养,使其逐步开放,能够去体谅他人的情感、利益及需求;进行与意志力、自信心等相关的心理辅导,使其消除自卑心理,获得将认知、情感等化为行动的自信和力量。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一)注重实际成效的逻辑思维提高 由于法轮功痴迷人员长期受到邪教思维影响,普遍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严重影响其对道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和理性思考,因此在转变认知的初步阶段不应急于涉及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景,而是应首先帮助其真正实现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先通过进行联合瑞文测试、运用图形和动手操作的智力测验等等鉴定其逻辑思考能力,并进行针对性帮助。 (二)注重针对性的道德知识灌输 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必须要具备充足的“加工材料”和“指导原则”,一个人才有可能针对日常的道德行为做出正确判断、良好抉择,因此开展教育的第二个步骤就是帮助法轮功习练者补充基本知识,以供其作为思考、判断的依据和标准。应尽可能的从比较客观、中立的角度对人类道德的一般原则、分类、意义等进行讲解,并结合其个体情况进行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私德教育。 (三)注重情景交融的道德判断训练 这一步骤的实质是对法轮功习练者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延伸培养,通过各种讨论、情景假设不断提高其道德推理、判断和抉择能力。这一步骤的主要特点是将逻辑思维和道德问题进行初步结合,但这种结合依然应该是客观的,提出的道德情景和讨论问题应注重将法轮功痴迷人员置于旁观者的角色,并注重引导他们在情景中将逻辑判断与上一阶段灌输的知识、原理应用到道德解释、判断中,逐渐融会贯通。应注重选择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情景、案例和讨论题目,时时刻刻激发他们的对话热情。 (四)注重观念树立的道德情感陶冶 这一步骤中,教育内容逐渐开始从客观向主观转移,引导法轮功习练者将自我“代入”到各种道德问题中,以自己的视角去体会他人的情感,不断拓宽视野,并最终反观自身的过去与发展,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应该以具体细致而贴近现实的情景、故事、事例为启发,引导她们结合自身经历和走入法轮功的历程进行深入剖析,使其逐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曾经和现阶段的道德价值观及变化过程;意识到自己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错误与不足;意识到在各种情景中与自己相处的其他人的道德价值观念,使她们学会自觉地发现和理解现实生活中自己和他人在道德价值观上的一致性和冲突,使其具备一定的道德敏感性。适当的运用角色扮演、位置互换的有效方式,不仅是在情景、故事、事例中,更要在他们曾经的亲身经历、事实回忆中,通过恰当引导,使其扮演亲人、同事、邻居等经历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以更加有效的感受他人的心情,不断增强他们为他人设身处地考虑的道德敏感性。 (五)注重强化信心的心理辅导阶段 由思想到行为往往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法轮功痴迷人员在认识到自己走上的是一条错误道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后,往往也会伴随着一定的自卑情绪,对自身的行动能力产生怀疑,对未来感到迷茫。尤其是在上几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深刻的道德剖析之后,往往也会很容易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消极悲观中。因此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健全他们的心理,使其感到自身能够纠正错误,胜任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行动的改变来改变自身生活甚至帮助周围的其他个体发生良好改变。
以上是笔者结合一定的理论知识,并从道德认知角度切入对法轮功痴迷者进行挽救提出的一些想法,仍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帮助和我们一样的社会公民走出歧途是每个志愿者的心愿,期望能够有更多的法轮功习练者早日摆脱邪教的精神控制,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