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轮功练习者的行为模型的建构

  一、引言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理论深入研究了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试图构建一个个体行为形成的模型,从而对个体产生某一行为做出解释或者对错误的行为加以矫正等。例如,曾经盛行的行为主义就试图以动物的实验来揭示个体的行为模型。桑代克用小猫做实验,将小猫关在笼中,以笼外的食物为刺激,小猫在乱跳乱撞中触碰到开关而打开笼子吃到食物,从而学会了如何打开笼子。所以桑代克认为个体的行为模型是S到R的联结,S为刺激,R为个体做出的行为反应。20世纪30年代后,以托尔曼、斯金纳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认为,个体形成行为的模型为S—O—R.其中,O为个体内部的活动,即刺激通过个体的内部活动这个中介引起个体的行为反应。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而且人具有情感、态度、智力等等不同于动物的因素,因此人的行为模型当然不会像小白鼠一样简单的刺激反应,或者像小猫一样通过不断试验而学会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模式应该从需要、情感、态度和意志等多方面考虑。

  二、法轮功练习者行为模型的建构   法轮功练习者从一个“局外人”到一步一步走进法轮功,最后深陷法轮功而无法自拔的过程往往都存在一个行为模型。本文试图建构一个法轮功练习者的行为模型。如下图所示:   1、刺激引发   刺激主要表现为接触到的其他法轮功练习者或信息。如王传红的《我练功的“福报”》一文中就提到:“1994年夏季的一天,我代表学校去县城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会后我无意间听到几位老师谈论法轮功能够祛病强身”。这些信息通过口口相传或者文字资料的形式进入个体的行为链。   2、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法轮功练习者的需要各种各样,而大部分的练习者均表现为治愈生理疾病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类需要属于生理需要,处于需要的最低层和最优先地位,是其他需要的基础,是个体最迫切的需要,这就是大部分练习者都表现为治病需要的主要原因。仍以王传红的《我练功的“福报”》为例,作者由于早年读书吃饭不规律,落下了胃寒的毛病,经常被胃疼折磨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因此,其产生了治愈胃病的需要。   当然,除了生理需要以外,还有一部分的练习者表现出心理需要。这些练习者大都经受过挫折,心理无法承受,空虚和无助的心理产生了得到安慰和帮助的需要。有必要说明的是,练习者的需要并不总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法轮功对练习者误导的一步一步深入,练习者的需要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即从实质需要(如,治病等)过渡到虚拟需要(如,圆满、上层次、消业、成仙等)。   3、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进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动机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动机产生和维持的原因,动机促使个体向着需要得到满足的方向活动。法轮功练习者有了生理疾病等等的需要,而法轮功迎合了这种需要,所以法轮功练习者产生了练功的动机。   4、目标期望   刚刚开始接触法轮功的练习者,其目标期望大多与其原有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如《我又一次“被绑架”了》一文中作者提到“病都是因为上辈子积攒的‘业力’,只有诚心修炼,才能消业祛病。”因此,作者为了把自己和女儿的病治好(需要),建立起了“消业”的目标期望。随着法轮功练习的深入,练习者的目标期望也在被不断地抽象和升级化。该文作者就提到“到后来,我不只是想把自己和女儿的病治好,我还渴望着‘上层次’、最终实现‘圆满’”。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期望,促进和指引着练习者加强修炼或是奋不顾身地“学法”、“护法”、“弘法”。   5、行为   法轮功练习者的行为往往是为了趋近目标期望,使原有需要得到满足,而在这个趋近的过程中,个体受到动机的促进和维持,从而不断地排除不利于行为的因素。如“于是我欣喜地跟他们要来了许多关于法轮功的书籍,认真苦读,一有时间就向‘功友’们请教……我回村筹建了一个练功点,发展了二十多个人,每天在村北的麦场上‘练功’。”——王传红《我练功的“福报”》。该文作者练功等行为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家人的劝阻,但是其仍然以“功德圆满”为目标期望,仍然受练功动机的驱动而坚持“修法”行为。   6、行为结果及其对需要的反作用   行为结果分为成功和失败。法轮功练习者的某一行为失败后就会体验到挫折感,挫折感并没有导致行为的终止,其原因正是由于下文将会提到的归因诱导。   而如果行为成功了,则体验到满足感,当然,这里所谓的成功往往都具有主观或必然的因素,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即行为本身就必然倾向于成功,法轮功并未起任何作用。例如,《“消业”害我瘫痪在床》的作者姚正媛由于高血压,修炼法轮功后,停止服用降压药,经常感觉头晕,功友们却说,那是好事,是“师父”在帮其“消业”。这就是一种主观的成功。《痛苦的“消业”历程》的作者贾刚经历了两次意外事故,造成骨折。但听信李洪志的话,坚持不去医院。后来并没有留下较大的后遗症。该文作者将这功劳记在了“师父”的账上了,认为是“师父”为其疗好了伤痛,若没有“师父”“法身”的保护,命也早就没了。而事实上,作者的伤并不太严重,骨折也在事故后几周的休息中不断地自愈。这是一种必然的成功倾向,明显与法轮功无关。   成功的行为结果对需要的作用体现在其产生的满足感,这种满足的兴奋强化了原有的需要。而这种满足的兴奋一旦消失,法轮功练习者被诱导而开始追求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由实质需要转变为虚拟需要,从而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7、归因及其产生的态度   归因是人们对于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和判断。法轮功诱导练习者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加以归因,行为成功则归因于法轮功或者李洪志,以此强化练习者对法轮功的积极态度;行为失败则归因于自身的“层次”或外界因素的干扰,以此加强练习者对自身和外界的消极态度,这种消极态度一方面促使练习者“向内找”,另一方面推动练习者排除外界“魔”的干扰。   归因而产生的态度进一步强化了练习者的动机和行为,使其不断地陷入法轮功的迷圈中。

  三、法轮功练习者行为模型中的关键点   笔者认为,在这个行为模型中,存在着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既是整个行为模型形成的关键,也是改变原有行为和重新塑造行为的关键。   1、需要是所有痴迷行为开始的源头   从法轮功练习者的行为模型中可以看出,虽然刺激引发在需要之前,但是,只有刺激信息并不会直接导致行为模型的建立。个体真正开始行为的源头应该是需要。正是处于需要这样的不平衡状态的个体,才致使其他法轮功练习者的蛊惑和诱导等信息有机可乘。因此,重新塑造练习者的行为模型,首先就是让练习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需要。   2、归因是痴迷行为不断深入的转折点   法轮功的“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问题,一旦付诸实践,必然会露出马脚。法轮功练习者运用李洪志的歪理邪说于实践中(如“消业”治病),就必然会导致失败而对其产生质疑。但是在现实中,练习者沉迷于其中而无法自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法轮功诱导练习者形成一套成由“法轮”败由己的归因模式。所以,通过有效的归因训练,改变练习者原有的归因模式,可以帮助练习者客观地归因,从而走出迷圈。   3、态度和目标期望对痴迷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正如图中所示,态度起到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而目标期望起到促进和指引的作用。举个形象的例子,如果痴迷行为的产生是化学反应,而态度是这一化学反应的加热装置,而目标期望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态度和目标期望对痴迷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在心理学中,角色扮演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即让个体扮演某一个人,在扮演的过程中体验他的态度,并不断形成新的态度,最终实现态度转变。改变练习者的目标期望,则可由他人为其建立新的目标,并鼓励其自身通过努力逐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目标的实现,学习建立新的目标。

  四、研究法轮功练习者行为模型建构的意义   1、有利于练习者理清深陷的过程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法轮功练习者若从一个整体的、旁观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痴迷行为的形成模型,必将有助于其理清深陷其中的整个过程,从而有助于练习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深陷法轮功,并最终建立正确的、科学的行为模型。   2、有利于矫治人员寻找矫治的突破口   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必然使改变行为的工作也十分复杂。一个清晰的行为模型,将有利于矫治人员对法轮功练习者的行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矫治的突破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